编者按: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展现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突出成就和广大教师立德树人、勇毅笃行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教师争做新时代大先生,奋进教育强国新征程,学校在教师节前夕特推出“铸魂强师”系列报道,在全校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厚德博学的浓厚氛围,并衷心为全体教师送上节日祝福。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进张文硕老师的广厦情怀。
以科学建广厦万间 以情怀筑国之人文
河南省高校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获得者 张文硕
张文硕,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教师,河南工业大学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校级拓新团队负责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河南省高校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获得者;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在基层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她始终秉持“为民而建,向善而筑,格物致知,以塑栋梁”的信念和决心,扎根课堂、融情学子,将工匠精神与思政建设作为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组织基础。
教育初心的践行者
在建筑学专业学子们的心中,张文硕总是那个面带微笑、循循善诱、充满奇思妙想又灵动有趣的漂亮姐姐。她将三尺讲台看作人生最重要的考场,以每一个学生的专业成长为己任,满腔热忱地投身到教学水平提升、学生专业发展的教学一线中。
张文硕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创新精神,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汇到课堂教学和思政育人的全过程,以始终如一的高标准严要求交出了教书育人的完美答卷。近年来,她先后荣获河南省高校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河南工业大学校长教学质量奖等殊荣,获“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荣誉称号;主讲课程被认定为国家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省级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等,并在此基础上参与获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省级规划重点立项教材。
张文硕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以赛促学,多年来指导学生专业和创新竞赛获多项优异成绩。连续三年获中国大学生“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一等奖,并于2025年晋级国赛;指导学生获全国绿色建筑大赛二等奖、河南省建筑模型大赛一等奖等20余项奖励;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并获评河南省“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第六届海峡两岸建筑学院校交流工作坊优秀导师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教工党员,她积极学习党的思想,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河南省科教文卫体工会举办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典诵读比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作为党支部书记,她带领建筑学党支部获河南工业大学优秀党支部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年度优秀党员”、“女职工先进个人”、“工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作为典型案例入选“最美巾帼她力量”优秀女性个人先进事迹风采展。
学生知心的领路人
对于学生来说,张文硕亦师亦友,她能够以最真诚和开放的心怀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支持学生。
她所教授的学生覆盖一年级到五年级,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她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低年级学生的专业能力相对较弱,她从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是引导他们保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将设计想法落地到建筑学本身的逻辑框架之中;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张老师总是走在前面引领着他们的人生目标,为考研和出国的学生联系学校导师、制定备战方案,对于进入复试的同学,会根据其报考的学校等情况进行精确的复试指导,在各方面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便利;为择业的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安排就业岗位,做到了倾其所有、无微不至。她内心深处认定,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在学生陷入死角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和修正,在他们遇到困难和路口的时候给予指引和帮助,让他们在学习生涯的各个阶段都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自信向上的动力,从而成就自己的人生。
在担任学生导师期间,她曾经遇到过一位对专业未来非常迷茫的学生,优异的高考成绩和对专业的不适应,造成了这位同学极大的心理落差,一度想要放弃学业。张老师在细致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困难之后,为他提出全面而有针对性的专业意见,制定了长、短期学习目标,并全程参与指导,打开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大门。经过将近2年有方法有目标的训练,该生在大三时便跃居年级前列,并于毕业后顺利拿到常青藤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这件事让她更加坚定了学生思维方式训练和视野拓展引领的重要性,只有兴趣和求知欲才能激发出最大的潜能。
学术实践的探寻家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牵引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教育者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塑造灵魂,这是每个教育者应该走的路,也会是条漫长的路。
张文硕无论在教学工作还是实践工作中,都将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深深贯彻其中。在她的课堂中,坚持向学生们灌输“务实创新”是对建筑设计基本要求的理念,无论是在设计课程还是从业实践中,都应体现基本的科学观与人文情怀;在面对老龄化现象、面对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时,建筑师的培养更应当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建筑师的责任担当和人本主义关怀;面对资源与环境危机,应该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建筑学教育除了传授知识,更应该强化学生作为未来建筑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使命感,强化人格塑造,培育未来建筑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近期,张文硕带领学生们研究的课题便为城市近郊的空心村改造问题,这不仅符合国家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在培养学生解决生态环境、产业、建筑实践等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建设与造福城乡的责任感;此项研究作品入选2025“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
同时,张文硕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现代化进程和西方主流文化的侵袭,必须要提升民族性与地域文化地位,让新一代的建筑师能够担负起建筑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责任。她带领学生致力于中西方古典文明比较的学术研究,从建筑学和城市学确认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大一统路径。此项研究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对理解和保护中华民族的城市及建筑文化遗产、实现和增强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与此同时,张文硕作为负责人,主持“河南工业大学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研究所”的科研和实践工作,并带领团队获批河南工业大学首批拓新团队。深耕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地域性建筑学和城乡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之路,为我省建筑文化传承及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发出自己的声音、贡献智慧与热忱。
努力实践和扎根在平凡岗位,张文硕以真诚求实的作风和热忱忠诚的理想向自己热爱的职业献礼,积极践行无私奉献的教育理念和学术理想,心怀家国、热爱学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我中华奉献青春,书写工大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