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雪甜
摄影/董雪甜
审校/刘鹤
审核/许元栋
发布于2025-04-02 19:07 阅读次
3月30日上午,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在办公楼A515会议室召开建设发展研讨会,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亲临指导。研讨会开始前,校长吴智深与蒋剑春院士进行了会谈。

研讨会现场
副校长白艳红,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学术副院长、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刘鹤,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奎出席研讨会。人事处、科技处主要负责人,粮油食品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院长,以及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白艳红主持。
会上,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许元栋就研究院成立后在组织架构搭建、实验室建设、人员招聘、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做了汇报。三位院长分别结合各自学院学科特色和优势,就如何与研究院生物质资源重点研究方向对接,实现学科资源和科研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做了详细说明。人事处、科技处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在人才引进、科研项目申报、资源配置优化等方面提供充分支持保障,为研究院建设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指导工作
蒋剑春院士对研究院的建设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研究院未来发展作出重要战略指导和系统性、前瞻性布局。他强调,研究院的科研方向要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等重大战略需求,锚定“三新”发展方向,聚焦生物基新材料、生物质新能源、森林资源新食品三大领域,构建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科研创新机制,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性成果,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支撑高质量学科建设,并着力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体系。他特别指出,研究院要立足地方特色,充分发挥河南省农业资源禀赋和学校学科优势,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研究院今后要重点突破秸秆、木本油料作物等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为河南乃至全国的生物质资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白艳红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研究院要聚焦蒋院士提到的主攻研究方向,建立“填空式”发展机制,重点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系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科技奖励申报等工作,实现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结合研究院今后的发展布局她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各职能部门要强化“一盘棋”思想,在人才引进、平台建设、项目申报等方面形成合力,为研究院快速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二是研究院的三个学科依托学院要善于发挥各自学科优势,深度参与到研究院的科技发展战略布局之中,共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三是研究院全体人员要深刻领会蒋院士的战略指导,强化使命担当,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推动研究院的发展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努力将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打造成为河南省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的创新高地。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对研究院后续发展意义重大。研究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合力,激发创新活力,为学校“双一流”创建提供助力,为有特色一流工业大学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