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典范

您的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 > 师德典范 > 正文

【铸魂强师系列报道之十】陈晶晶:学生成长路上的温暖引路人

  发布于2025-09-10 15:33  阅读

编者按: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展现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突出成就和广大教师立德树人、勇毅笃行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教师争做新时代大先生,奋进教育强国新征程,学校在教师节前夕特推出“铸魂强师”系列报道,在全校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厚德博学的浓厚氛围,并衷心为全体教师送上节日祝福。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进陈晶晶老师的心之守望。


学生成长路上的温暖引路人

2025年职业规划大赛国赛成长赛道高教组金奖指导教师  陈晶晶

陈晶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注册系统助理心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从事学生工作十余年。

在工大明媚的校园中,有这样一位老师,她如同一束柔和而坚定的光,穿透青春的迷茫,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又似一位贴心的挚友,以细腻的关怀与陪伴,温暖学生青春岁月里的每一份喜怒哀乐。自2014年投身学生工作以来,陈晶晶老师始终坚守在学生工作的最前线,用三千多个日夜的默默付出,将对学生无私的爱与责任,化作点点滴滴的行动,书写着一段段动人心弦的育人故事。


掌握新话语  奏响思政教育暖心旋律

探索路径,让思政教育充满生活温度陈晶晶深知,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对于新时代充满个性与活力的学生来说,有时会显得有些枯燥和遥远,难以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为了让思政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她积极探索“思政平台+平台思政”的创新建设路径,努力挖掘平台育人的独特价值。她精心策划并举办了大学生论坛、党员先锋论坛、材料青年说、榜样材料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听众,而是成为舞台上的主角,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让思政教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变得生动而鲜活。她注重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积极宣传身边典型。她策划了榜样材料系列栏目,通过学长领航进行线下宣讲,制作《榜样材料,与你同行》微视频,让学生们看到了自己身边的榜样,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优秀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通过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思政教育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在榜样的引领下,连续四年指导学生获得工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百佳心理委员、河南省大学生党员标兵等优秀学生先后涌现。

构建网络阵地,让思想政治工作触手可及随着互联网的飞速普及,网络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陈晶晶老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在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牵头建立了“材料之声党建云平台”公众号。从选题到撰写文案,从拍摄视频到后期剪辑,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确保发布的信息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又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发布“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等23个主题500余篇新媒体作品,她及时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党的政策,展示学院党建工作成果和学生风采,她也因此获评河南省文明网民。


创新工作法  搭建学生成长坚实桥梁

用好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实践育人品牌。陈晶晶积极参与打造红色品牌“寻路”,社团成立十四年来,她带领学生们实地寻访全国十省68地市200位老兵,整理老兵自述近20万字,累计志愿服务群众两万余人。在寻访老兵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陈晶晶老师引导学生们将寻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传播和分享。她指导学生原创主题的MV在学习强国首页发表,事迹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CCTV等多家媒体报道,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河南省“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品牌等。

激发学生热情,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在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今天,唯有创新是核心竞争力,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她邀请校外专家、学院各专业骨干教师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和学科竞赛宣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走近创新活动,构建了学校、学院、导师、企业、学生“五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以各类学科竞赛为抓手,促进学生在学术研究、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协作等多维度的成长。近三年来,学生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取得了可喜成绩,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20余项。本科生积极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SCI、EI学术论文30余人次,她指导的学生董清妍在今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获得国赛金奖。作为辅导员,她深知自己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梦想的护航人。当看到曾经迷茫的孩子们,如今在创新道路上自信前行,她就更加坚信:教育是点燃火种。


融会资源包,汇聚育人强大合力

搭建交流平台,拓宽学生就业视野陈晶晶深知就业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构建全程化教育指导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体化推进专业、学业、就业、事业“四业”教育,学院整体就业率连年位居学校前列。院长亲自挂帅,系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分类指导,做好考研学生的全过程指导,近三年来,学院考研升学率平均在43%以上,位于学校前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她积极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建立企业人才招聘信息库,她主动与多家知名企业联系,邀请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到学校举办招聘会和就业讲座。

发挥专业特长,开展社会心理援助陈晶晶发挥个人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心理援助工作。在“教育部CCNU志愿心理援助”“河南省高校疫情心理援助工作组”“百家机构公益心理援助志愿精英团”“河南高考心理热线”等平台,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在《河南科技报》发表署名文章,帮助广大民众做好灾后心理重建。参与录制的《友来友往,健康成长》心理微课在省级平台展示,获得同学们喜爱。她的专业服务为社会心理健康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十一载春秋,从青涩到从容,陈晶晶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陪伴学生成长。如今,她依然带着那份朴素的初心,在青春的田野上躬耕。教育是慢的艺术,而她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着自己带过的"小树苗",长成能为别人遮风挡雨的"大树"。这条路,她愿走一生。



(责任编辑:库亚欣)


下一篇:【铸魂强师系列报道之九】白红娟:潜心育人守初心 科研创新担使命